一战后中欧的庞然大物奥匈帝国解体,在其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新国家配资知识股,受英法大力扶持的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其中之一。凭借着奥匈帝国留下的雄厚工业基础,捷克斯洛伐克迅速崛起,其工业实力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雄踞世界第七,不逊色于意大利和日本。
不过实际上,即便在工业经济、民主政治、先进军队等方面的建设取得瞩目成就,但捷克斯洛伐克内部却远不是铁板一块。除了主体民族捷克人和日耳曼人之间的矛盾以外,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之间同样有矛盾。
一千年以前,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完全是一个民族,同根同源。后来捷克长期被奥地利统治,斯洛伐克长期被匈牙利统治,在文化等方面有了巨大差异。就民族性格来说,捷克人具有日耳曼人的严谨、务实、文艺等特点,斯洛伐克人则更多的是有匈牙利人豪放、粗犷等特点。
一战后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实际上是拼凑起来的,在它的境内,生活着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等,但是捷克人实际占据着这个国家的统治权。
图片
▲1938年遭受侵略前的捷克斯洛伐克版图斯洛伐克是传统农业区,经济落后;捷克工业发达,因此斯洛伐克人只得长期受捷克资产阶级政府的支配。不过作为兄弟民族,捷克人并没有做出过分的事,但是一部分民族意识极强的斯洛伐克人却没有停下寻求自治乃至独立的脚步。
约瑟夫·蒂索就是这些斯洛伐克民族主义者中的突出代表。
图片
▲约瑟夫·蒂索蒂索于1887年出生于斯洛伐克的特伦钦,毕业于维也纳神学院并成为了一名教士。一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奥匈帝国军队,成为一名随军牧师,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从军队退役后,蒂索开始参政,加入了民族主义的斯洛伐克人民党。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蒂索积极活跃于政坛上,并曾公开批判“布拉格中央集权主义”对斯洛伐克民族的不公正,为此曾一度入狱。
1925年,蒂索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的议员,并在1929年和1935年的议会大选中连任。此时斯洛伐克的独立运动缺乏经济、政治、军事、群众等基础,力量微弱。
随着纳粹德国在苏台德问题上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步步紧逼,以及英法的绥靖政策,产生了《慕尼黑协定》的悲剧。布拉格当局对德妥协、不予抵抗的做法给了斯洛伐克独立主义者可乘之机,后者在纳粹德国等势力的煽风点火下趁机发难,制造事端。
面对内忧外患,为了维持这个国家,布拉格当局再次妥协了。1938年10月6日,斯洛伐克地区自治政府成立,蒂索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任命为自治政府首脑。在此期间,波兰和匈牙利趁火打劫,出兵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割取了不少领土。
不久布拉格当局便反悔。1939年3月8日,布拉格政府宣布解散斯洛伐克自治政府,罢免蒂索的首脑职务,并欲派出军队强行接管。
图片
▲希特勒会见蒂索
3月13日,蒂索前往柏林与希特勒会晤,想请希特勒出面“帮助”斯洛伐克。希特勒要求斯洛伐克立刻宣布独立,否则斯洛伐克将被德国、匈牙利和波兰瓜分。14日,斯洛伐克自治议会宣布斯洛伐克独立,建立“斯洛伐克国”,蒂索任总理。
3月15日,德军出兵占领捷克。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不进行抵抗即亡国了。
3月18日,蒂索再次前往柏林与希特勒会晤,经过谈判签署“保护条约”,斯洛伐克沦为德国的“保护国”,允许德军进驻,并完全成为德国扶植下的傀儡政权。
作为代价,斯洛伐克南部约四分之一的地区以及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地区全部被希特勒割给了匈牙利,以此拉拢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与我们轴心国——匈牙利篇的内容相呼应)
图片
▲被肢解的捷克斯洛伐克,橙色部分为“斯洛伐克国”统治范围
图片
▲霍尔蒂(骑白马者)率领匈牙利军队进驻斯洛伐克南部城市科希策
1939年7月21日,斯洛伐克通过所谓“新宪法”,后改名“斯洛伐克共和国”,在一些捷克斯洛伐克的文献中又被称为“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
图片
▲伪斯洛伐克共和国国旗
1939年9月1日,斯洛伐克派出2个师的部队跟随德军入侵波兰,战绩不俗,斯洛伐克也是波兰战役中唯一参战的德国盟友。此举既是蒂索为了取悦希特勒,也是为了报波兰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箭之仇。
10月26日,蒂索任总统。1940年,他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任命了一些亲德的官员,并被迫允许德国顾问“参与指导”国家政权。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和矿产资源区,斯洛伐克遭到纳粹德国战争机器的肆意掠夺剥削。
1940年10月,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加入轴心国。
1941年6月22日,斯洛伐克出动2个师5万军队参与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斯洛伐克军队,其实就是前捷克斯洛伐克军队中的斯洛伐克人,其装备也都是精良的捷制装备,包括斯柯达野战炮炮、38T坦克这样的先进武器。但斯洛伐克经济落后、没有军事工业,且其武器在战争中后期已渐渐淘汰落伍。
斯洛伐克摩托化师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损失惨重。在苏联战场伤亡了约2万人后,斯洛伐克军队撤回国内。
图片
▲德国军官检阅斯洛伐克士兵
图片
▲斯洛伐克军队
图片
▲东线的斯洛伐克飞行员,他们以外籍志愿军身份加入了德国空军
图片
▲斯洛伐克军警驱逐犹太人
斯洛伐克政权协助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将6万多名斯洛伐克犹太人送入集中营,其中5万多人遇难。
纳粹德国和傀儡政府的长期法西斯恐怖统治使得斯洛伐克人民怨声载道,战争也让斯洛伐克人民不聊生。
受苏联支持的斯洛伐克共产党策划举行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包括大批斯洛伐克军队官兵在内的斯洛伐克军民踊跃参与,这令蒂索政府和德国都深感不安,决心以武力镇压。8月23日,大批德军在斯洛伐克地区集结,事实上完全占领了斯洛伐克。
苏军的挺进鼓舞了斯洛伐克爱国军民。8月29日,以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为中心,斯洛伐克爱国军民发动大规模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史称“斯洛伐克民族大起义”,8万人参加,并迅速控制了2/3的斯洛伐克领土。
纳粹德军解散了“叛变”的斯洛伐克军队,投入党卫军掷弹师、俄国伪军在内的大批部队残酷镇压,起义军损失惨重,被迫转入山区和丛林。德军一时得势,但是斯洛伐克国家解放、法西斯覆灭已成定局。不久苏军便攻入斯洛伐克。
1945年3月底,苏军发动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4月4日,苏军解放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伪政权倒台。1947年,约瑟夫·蒂索以叛国罪被判处绞刑。
后来,原本属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被苏联夺走,这里居住着匈牙利人、乌克兰人和斯洛伐克人。俄乌冲突下,前不久,匈牙利当局还就乌克兰当局在此强征匈牙利族居民入伍的行为表达抗议。
德国投降和二战结束后,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重新成立,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剧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成为今天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国家。
图片
▲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
参考资料:
王觉飞《欧洲历史大辞典》
[美]约翰·托兰《希特勒传》
[美]威廉·M·马奥尼《捷克和斯洛伐克史》
[德]保罗·卡雷尔《焦土: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配资知识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嘉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